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Marine Fisher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始建于1946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水产本科专业之一,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已形成了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是国家唯一的捕捞学重点学科,2011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14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与美国、日本、挪威等国家渔业领域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发展了良好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关系,打造“亚洲校园”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项目,为本科生提供学分互换、国际交流和赴国外攻读硕士学位等机会,大力推进本科生人才培养国际化。
本专业注重高水平人才引进培养,现已形成一支科研水平高、学缘与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5人。拥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青年****2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4人、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特聘教授1人、第三层次特聘教授2人。本专业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围绕海洋强国、蓝色粮仓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承担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为国家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专业以数学、工程学、海洋学、计算机信息学、生物学以及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渔业资源利用与修复、增殖养殖工程、渔业信息化和渔政与渔港监督等为专业核心,以智慧渔业为专业特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本专业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和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及现代海洋渔业发展需求,掌握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够胜任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良好的科学与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2)秉承和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理念,掌握数学、工程、计算机信息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增殖养殖工程设计、渔业信息化技术开发和渔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3)了解现代海洋渔业的国际发展动态,具备优秀的国际交流协作能力和全球胜任能力;(4)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终身学习及自我提升的综合能力。
主要课程
鱼类学、工程流体力学、普通生态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洋渔业技术学、增殖工程与海洋牧场、养殖水环境工程学、大数据与渔业信息技术、渔业遥感技术、机器人技术基础、渔政管理与渔港监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