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养殖学专业(智慧渔业方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业)

发布者:刘斌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13

水产养殖学专业(Aquaculture)始建于1946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于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获得当时我国唯一的水产养殖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为水产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经过七十多年的积淀,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社会声誉显著,拥有水产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是国家一流学科水产(A+)的核心支撑专业。本专业于2006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品牌与特色专业,2007年入选国家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建设国家创业教育基地,2014 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名单2024年获批建设山东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已形成一支科研水平高、学缘与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8人,具有博士学位54人。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各1名,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泰山学者系列人才工程入选者8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支持计划10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山东省教学名师2名。该专业毕业生中已经有6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相关大学和研究所中从事本专业并拥有博士学位科研骨干大多数毕业于该专业。

本专业面向国家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一带一路及海洋强国等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适应现代新农科发展方向,培养具备水产生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研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身心素质;(2)秉承和发展现代水产养殖理念,掌握扎实的水产养殖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3)掌握水产养殖环境、水产品安全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原理,具有从事水产经济生物苗种繁育及养成、营养饲料、病害防控等技术研发与管理能力;(4)了解水产养殖技术的国际发展动态,具备优秀的国际交流协作能力和全球胜任能力;(5)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普通动物学、鱼类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普通生态学、水生生物学、动物遗传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病害学、鱼类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