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管理
(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学院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
(二)学院按相近二级学科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其中学术分委员会成员不少于专家总人数的3/5。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包含考生所报考导师)。
二、招生专业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071002 | 动物学 |
071004 | 水生生物学 |
090801 | 水产养殖 |
090802 | 捕捞学 |
090803 | 渔业资源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三、申请基本条件
考生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符合学校当年博士生招生章程中规定的报考条件。
(二)具有较强的外国语交流能力,参加过如下之一外语水平考试且符合以下要求(成绩有效期五年,截止入学当年的9月1日。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应届生,在读期间的国家大学外国语六级考试成绩不受时间限制):
1.国家大学外国语六级考试成绩426分及以上。
2.托福(TOEFL)成绩72分及以上。
3.雅思(IELTS)成绩5.5分及以上。
4.取得WSK(PETS5)考试合格证书。
5.专业英语八级考试成绩60分及以上。
未达到上述外语条件的考生,须参加综合考核阶段基础外语水平测试,并达到要求。
(三)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
四、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本人申请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学校和学院相关要求完成网上报名及报名费缴纳,并在报名系统内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由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两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系统内下载模板)。
2.有效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
3.硕士及本科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硕士报名时须提交预计毕业证明、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并须于入学时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等;获国外学位者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硕士及本科期间课程成绩单(由考生所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出具,并加盖公章)、外语水平考试成绩证明。
5.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证书,以及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创新能力或学术水平的材料。
6.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摘要及目录)。
7.个人陈述书(3000字左右)。内容包括本人思想政治表现、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原创性研究成果、攻读博士生期间的科研计划等。
8.单位推荐信(仅非全日制工程博士考生提供)。
9.近五年主持或作为技术骨干参与重大、重点工程技术研发项目证明材料;或近五年取得创造性成果,成果形式包括学术论文、成果已转化的专利、企业(行业)标准、科技奖励等(仅同等学力考生提供)。
以上材料签名处均应手写,其他内容不限书写方式;PDF文件按上述要求排序,分别命名为“1-专家推荐书”“2-身份证复印件”以此类推,再将压缩文件上传至报名系统。
(二)资格审核
学院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申请条件者应终止其申请程序。
(三)材料审核
1.报考导师评价。学院将通过审核的考生材料提交至报考导师,导师对考生给出书面评价意见。
2.专家组审核。“申请-考核”制考生和本专业硕博连读考生的申请材料同时审核,专家组综合报考导师评价意见和专家组各成员对考生材料评价及评分,初步确定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申请-考核”制考生和硕博连读考生进入综合考核的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招生计划的2倍。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考生名单分别确定。
3.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审定。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通过集体研究,对专家组提交的材料审核结果进行审定,提出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
4.材料审核结果公布。学院在本单位网站公布经学院招生工作小组审定的所有考生的材料审核结果。
(四)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资格复审
进入综合考核的考生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携带报名时提交材料的原件,到学院进行资格复审。未进行资格复审或资格复审未通过的考生一律不准参加综合考核。
2.综合考核主要方式和内容
按照《202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科目进行综合考核,分个人陈述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专家应了解考生知识结构、学习动机、科研背景和研究经历,测试考生外国语听力及口语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科学素养、个人品行、创新能力、培养潜力和心理健康等情况。考核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含个人陈述环节和外国语听力及口语能力测试)。
3.全程进行录音录像。
(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学院组织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导师与考生面谈,直接了解考生思想政治情况。同时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须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五、成绩计算与使用
(一)综合考核成绩出现60分以下者,不予录取。
(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录取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录取
综合考核结束后,学院公布综合考核成绩,时间不少于3天。
“申请-考核”制考生与硕博连读考生共同按照综合考核成绩进行排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招生导师(按导师排序)招生计划,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综合考核结果并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拟录取名单由学校在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
综合考核成绩公布前,学院组织专人对考核结果进行多次核算,每次核算须有当事人和负责人签字确认,确保考生综合考核结果准确无误。
七、工作制度
(一)招生工作问责制。学院为本单位综合考核与录取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工作的所有环节必须建立台帐记录制度、多人相互监督和责任共担机制,做到有据可查和责任可究。因违规违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根据领导干部问责的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实行问责。
(二)监督检查制。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学院招生工作开展实施情况。
(三)信息公开制度。学院要严格按照规定准确、规范、充分、及时予以公开有关招生信息,并按照“谁公开、谁把关”“谁公开、谁解释”的原则,做好对所公开信息的审核把关和解释说明工作。
(四)回避制度。凡有直系亲属或利害关系人参加当年博士生考试的人员,不得参与当年博士生考试及录取工作。
(五)复议制度。考生如对综合考核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学校申诉。对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学校将责成有关人员进行复议。
八、本细则由水产学院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