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边界流渔业生态系统研讨会在青成功举行

发布者:耿雪晨发布时间:2019-09-16浏览次数:631

  201995日,西边界流渔业生态系统研讨会在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青岛厅召开,研讨会以“Fishery ecosystem of marginal seas under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system, rising issues and multi-cooperation”为主题,针对西边界流渔业生态系统变动的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本次研讨会在“OUC-WHOI”联合项目种子基金支持下开展,由中国海洋大学田永军教授和李建超讲师、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Joel Llopiz教授和Rubao Ji 教授负责主办,由田永军教授进行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会议伊始,田永军教授进行了开场致辞,并对与会专家及会议主题进行了介绍;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Rubao Ji 教授进行了题为“Fisheries-related oceanographic processes: Northwest Atlantic vs Northwest Pacific marginal seas”的报告,对比介绍了西北大西洋与西北太平洋的渔业海洋学过程;来自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院的Chang-Keun Kang教授作了“Characterizing pelagic and benthic food-web structure in the SW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East Sea (Japan Sea): lessons from Korean LTMER”的报告,对日本海西南大陆坡远洋与底栖食物网结构特征研究进行了介绍;Joel Llopiz教授进行了“Long-term ecosystem dynamics on the Northeast US continental shelf with a focus on the trophic role of zooplanktivorous forage fishes”的学术报告,从浮游动物饵料鱼种的营养作用方面,介绍了美国东北大陆架长时间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日本水产研究教育机构西海区水产研究所的Hiroyuki KUROTA研究员作了题为“Future challenges for stock assessment of internationally shared stocks: a case of chub mackerel”,以日本鲭为例介绍了国际渔业资源评估未来面临的的挑战;

会议的下半程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的程家骅研究员进行主持,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王云涛副研究员、马文涛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杨德周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的李建超讲师、马舒扬博后等与会人员进行了学术报告,分别对西北太平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观测网的建立、应用于北太平洋及印度洋的生态系统模型、黑潮对中国海影响过程、黄海冷水团多重海洋过程及气候变化的生物响应等研究进行了介绍。报告过程中与会师生针对报告内容多次提问,汇报专家就西边界流渔业生态系统研究相关问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学术报告汇报部分完成后,田永军教授主持了研讨会的深入讨论部分,与会专家们围绕“Rising issuses of fisheries ecosystem in North-west Pacific Marginal seas as a joint system”“Cooperations between institutions and countries to carry out joint system research”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而有意义的讨论,分析讨论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海渔业生态系统研究面临的新问题,共同探讨了在这一科学问题下开展机构间及国家间合作生态系统研究的潜在机会。

本次西边界流渔业生态系统研讨会由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学家组织发起,旨在讨论该领域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一个加强交流和多学科思想碰撞的平台,有利于了解和把握西边界流渔业生态系统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研讨会取得了积极成果,促进了国际间、科研机构间的交流合作。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参与人员还包括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相关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