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说】高勤峰: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

发布者:团委学生发布时间:2017-12-18浏览次数:1545

                

——访高勤峰教授

/2017级水产养殖学 余思湉

  

  教授简介

    高勤峰,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7月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水产养殖生态学与健康养殖技术,水产经济动物摄食生理学,水产养殖水域营养盐动力学与养殖环境优化技术。曾主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刺参养殖池塘参礁附着生物群落的生产力及其利用;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子任务,刺参复合养殖系统高效低碳养殖技术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水产养殖生态学;“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等。

爱如海大,倾心水产

        从天真懵懂的孩童到活力四射的少年,他与海结缘;从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到温文儒雅的教授,他已和水产学院走过许多岁月。在敏行馆初见高勤峰老师,谈及他与海大的渊源,他坐着细细回忆,笑着说到他家位于全国非常有名的渔业地区——威海荣成,从小在海边长大加上亲眼见证国家从七十年代末期,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渔业发展的极快速度,让他对大海以及海洋产业的热爱渐渐渗透到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最终如愿按高考第一志愿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原海水养殖)的一员。本科结束,他选择留校在团委从事行政教育管理工作,后在人事处工作两年,之后有幸到香港城市大学做合作研究的一个项目,并那里攻读硕士、博士、博士后,从2007年回到海大水产学院,在养殖生态学院实验室做教学科研工作至今。正如张载所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深入的研究和岁月抹不去的记忆。

科研之路,任重道远

 高勤峰教授的实验室现在针对优质的冷水性鱼类,如鲑鳟鱼类在深远海域养殖开发和产业化生产方面开展工作,近年开展的“黄海冷水团绿色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是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计划的重点项目,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高勤峰教授在采访中表示,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水产大国”,尽管养殖规模巨大,但是仍存在着国家水产养殖的结构非常不合理,水产养殖品种普遍价值比较低的问题。一方面因为水资源缺乏、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影响,可供养殖的空间从内陆近海逐渐萎缩,发展的空间也随之减少。另一方面内陆、近海环境对养殖产品的安全质量产生影响,养殖本身对水域又会造成影响,导致环境压力日趋严重。因此从长远来讲,国家的养殖空间趋向于从内陆和近海向深远海域发展,养殖结构调整将提高优质、高附加值水产品的产量,能生产可依托于世界市场的产品。

谈及科研,高勤峰教授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个很普通的大学老师,一个普通的科研工作者,无论什么职业,在工作上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发展做自己的一点贡献。从国家角度来讲,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科技作支撑;从个人角度来讲,最令一个人幸福的是能从事一种不断学习、能让自己不断充实进步的工作。科研工作一方面是辛苦的,核心是追踪学科发展前沿,每天学习紧跟发展;另一方面富有乐趣,看到学习工作带给自己的进步,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和乐趣。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的目标是培养水产学科的高级专业人才,高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不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并且鼓励有机会、有能力、有意愿、有兴趣、有适合并喜欢的同学来从事科研工作。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学习虽艰苦,但又是难得的机会,对绝大多数人来讲,系统的学习一门专业的机会只有一次,而在“双一流大学”国家优势学科进行自己的专业学习,机会更是宝贵的。高勤峰教授强调:“你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是普通基础教育,大学开始接触的是一个专业的基础教育,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独有的课程体系,不同的课程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这会对你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你将来解决问题提供思路。所以一定要珍惜宝贵的机会,为将来踏上社会储备足够的能力,将来担当一份自己的工作。当然,对迷茫的大一新生,高老师希望大家能尝试学习了解,相信大家最终会爱上自己的专业。


(责任编辑:陈心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