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留念
7月23至7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赴海南三亚调查团开展了为期3天的海洋表面污染调查,团队成员由4位水产学院与2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学构成,在3天的实地调查、采访、数据整理与分析中团结协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7月23日,队员进行出海调查,对公司的人员进行采访并跟着保洁船出海观察海面垃圾状况以及清理方式。在采访时,团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采访基层工作人员,另一组采访公司高层。基层工作人员组由于没有采访经验,即使事先已经准备采访问题,但是在采访过程中,组员发现问题数量仍然略少。同时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临时增加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根据采访得到的情况因情提问的;公司高层组进程则较为顺利,准备的问题足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在自由提问环节队员结合本专业与环境实际状况,向高层人员积极提问,并得到了满意的回答。第二个出海的任务是有天气状况决定的。幸运的是,那天虽然是阴天,但是风浪不大,队伍得以顺利的出海。在内港船只停泊较多的水域,不难发现水体较为混浊,并且有浮油以及少量的生活垃圾。船只驶往外港的途中,海水的澄澈度明显增强,并且垃圾数量大大减少。船上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他们日常的工作,以及三亚市附近海域污染的终点控制区域,这也让团队近距离直观地认识到海标污染对环境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
次日由于不可抗拒的天气因素,团队不得不放弃赴海洋局、渔业局的采访,改为远程采访。其中一位工作人员选择EMAIL的采访方式,团队将问题予以整理后,通过电子邮件联络他。另一位工作人员,渔业局的李科长在下午如约接受了调查团的电话采访。在长达2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李科长十分耐心地解答了所有已准备的问题,并且就队员关心的问题着重介绍。对于政府在海表环境治理的角色,李科长为我们介绍了政府采取的措施,既通过财政拨款支持当地的环保企业,并且积极地以组织者的角色组织志愿者进行清理。
在了解实际情况后,调查团将原有的调查问卷作微调,并且在第三天于街头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团本着“科学、客观”的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积极与受访者进行沟通,并按时按量完成问卷调查。之后几天,队员将调查结果予以统计学处理,并制作出相应的表格。
本次活动,调查团近距离、直接地认识到当前三亚市海表污染的情况,并且认识到当地环保企业以及当地政府为环境保护所付出的努力。调查团深知海表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危害,以及之后对人类社会的恶劣影响。在队员整理完成调查问卷的结果后,我们发现即使是接受现代教育的学生层次,也对当地的污染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不足。因此,调查团将本次调查制作成科普作品,供广大民众了解海表污染,共同保护全人类共同的家园——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