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玉贵:做一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大学生

发布者:刘建政发布时间:2016-05-11浏览次数:3513

2015年金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37位同学成为了2015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班集体主人,而我亦有幸成为这一班集体的班主任,对此我深感责任重大,常常扪心自问:如何使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并成为大学生活的真正主人?如何使同学们能够幸福快乐地度过大学生活?如何使同学们在毕业时充满自信地面对新生活?我的上述问题或许也正是同学们各自常常思考的问题。个人认为,大学生活决不能毫无规划、任性妄为,因为其承载着我们梦想、学业及事业,故我们应努力早日实现痛苦、伟大、新生的人生蜕变,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大学生。

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海大度过一个学期了,但或许仍有同学不知自己每天到底该做什么,或者如何真正投入地过好每一天。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警讯,因为我们往往仅仅规划了近十几年的人生目标,即:尽一切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但缺乏清晰、明确的进入大学后的人生目标。更进一步地讲,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人,到底能干或要干什么样的事业。换而言之,我们并不真正明白为什么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树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想?

也许理想不解饥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面临种种困难与尴尬,但一个人若无理想并坚守理想,历年《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如何感动中国?其实,他们不就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骨感现实的同时,仍然能够坚守自己丰满的理想,跳脱一时一事的得失,将简单事情做好,将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做好,将平凡的事情件件做好,从而才成就了不简单、不容易及不平凡的饱满、丰盈和持久的人生?

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纪初席卷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浪潮,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翘楚,我们更有责任以一世一势的视角,树立并坚守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远大崇高的个人理想、近期理想和职业理想。同时,也只有如此,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时,方能做到不乱方寸,淡定自如,信心坚定,勇往直前,活出精彩人生。

二、心中有爱,方有美景

作为刚迈入大学殿堂一个学期的当代学生,我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思想道德上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永保这一优势。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有的同学面对与往常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教学方式、管理方式及大把的自主时间,由于缺乏精神的独立与良好的自控,可能常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没有读过几本“闲书”,将大多数闲暇时间用于微信刷屏等“闲事”。其实,不管心处何境,既然自己选择了海大,过上了海大生活,就不能再“一心只读考试书,无须听闻窗外事”,而是要更加重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强化情感交流,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增强自己的归属感、认同感及自豪感,避免“考分齐高高,心中空荡荡”。

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序列中,“修”是“齐”“治”“平”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热情与冷漠、积极与消沉、开朗与忧愁、同情与反感、豁达与自私、包容与妒忌、勇敢与怯懦等矛盾的内心情感世界中,将个人的热情、激情和身心真正投入进去,选择认同、敬畏、信任、正义、良心和感恩,摒弃厌恶、恐惧、嫉妒、邪恶、怨恨和冷漠,不断丰盈与提升个体人格,努力将个体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方可真正地开展对真理的追求,避免责任淡忘、道德离席和灵魂出丑,谱就大写的“人生”。

在如今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我们更应该重视对道德情感的理解、沟通、感知、体验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消除猜疑,彼此信任和尊重,积极换位思考,不断丰盈、固化和提升自己全面、多样、丰富、完整、健全的道德人格。因此,我们不仅要一如既往地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班级论坛和班刊形式,更要净心安心用心,敞开心扉,真诚交流,精诚合作。倘若如此,成果自然就会丰富,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简而言之,若我们仰望星空,重视和加强自身道德情感素养的培养,我们就绝不会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胸中永葆爱的力量,收获道德情感之硕果的日子还会远吗?

三、心怀感恩,方可担责

在进入海大之前,我们踌躇满志,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美好未来的梦想,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开始了大学生活。但是,在海大度过的第一个学期中,或许渐渐发现现实并不如想象地那么美好。也许,有的同学也曾吐槽过学校的住宿和餐饮,听不懂授课内容,甚至对专业不感兴趣。但我们是否曾想过:我们是否应该珍惜当前的求知机会?父母对我们接受高等教育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关爱?我们应该如何回报他们充满希望的眼神?简答之,我们该知足,更应知恩知责。

感恩,是以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平等的心来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和物,对那些与我们共生共息、和平相处的天地万物要以一颗仁爱的心来对待。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但是,在进入大学脱离父母的视线和约束后,我们是否忘却或感恩于父母含辛茹苦?是否理所当然地接受或感恩于同学、老师或他人的帮助?是否对母校、社会和国家提供的学习机会与诸多便利坦然接受或心怀感激?……我们时常受惠于别人的真诚关心、热心帮助和积极支持,也必然要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感受恩惠和情谊的力量,培育我们乐于做施惠人的情操和体验受惠人知恩图报的感激之情。

在共同度过的大学第一学期里,我们一起开展专业导航教育、分享《罗兰小语》、参加班服设计和红歌会大赛、组织班建活动、共同自习……,绝大多数同学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知责于心,尽责于行。或许,有的同学也有不同的选择。诚然,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的追求,但我们更渴望看到每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希望见到我们的班集体积极向上。而这,需要我们班集体每个人的力量,需要每个人时时传递给自己和别人的正能量。吐槽,如果是建设性的积极的,对于工作改进和班级发展,无疑是具有推动意义的。但是有的随意吐槽,很有可能带来涣散军心、混淆视听的负面作用,引发思想混乱,使我们美好的大学希望变成失望,甚至变成绝望。因此,我们应敦促自己时时、事事树立责任意识,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勇于担当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众所周知,昨天是回不去的,有无意义,看你如何反思;今天是等不得的,有无意义,看你如何珍惜;明天是想不来的,有无着落,看你如何拼搏。日有所思,月有所获,年有所进,持之不懈,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期待同学们更加珍惜大学时光,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人文情怀,勇于积极担当,脚踏实地,一步步迈向明媚的远方。(2016年4月)

    朱玉贵 2015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