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神秘海洋 竞赛水产知识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知识竞赛决赛顺利举行
5月27日晚,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掌握基本水产实验技能,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由水产学院团委主办,水产学院学生会承办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知识竞赛决赛在鱼山校区水产馆2号楼顺利举行。水产学院教授孙世春、2014级水产养殖学1班班主任张美昭、院团委副书记吕畅达担任本次比赛评委。
经5月24日在鱼山校区和5月26日在崂山校区举办的两场初赛的激烈比拼,共有7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杀进决赛。本次决赛分为“实践出真知”和“创意无限大”两个环节。“实践出真知”环节中,各参赛队伍需根据所给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小组成员的相互配合下完成“测定水样的总硬度”的实验。实验正式开始前,张美昭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参赛选手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以助其顺利完成实验。实验开始,各小组有序分工合作,量取溶液、滴定溶液、观察滴定终点、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孙世春、张美昭和吕畅达三位老师不时走近每个小组观看他们的表现,并为其打分。所有小组均按时顺利完成实验,实验报告交给三位老师评定分数。
随后,比赛进入“创意无限大”环节,在该环节中,每组将按事先安排的顺序抽取常见水产品种类为观众介绍。第一组同学为大家讲解刺角螺,讲解过程中选手联系日常生活,有趣生动,语言通俗易懂,观众们无不为其吸引。第二组对中国对虾的讲解同样形象生动,有声有色,使同学们对中国对虾这种水产养殖学研究的重点物种之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其余各组选手分别对隆线强蟹、双斑蟳、毛蚶、鹰爪虾、文蛤进行讲解,讲解涉及对应物种的外观特征、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地区分布等方面,给在场同学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水产知识小科普。各小组均讲解完成后,所有参赛选手对以上所示全部生物进行自由补充说明。大家均积极踊跃发言,第一组的郑斯迪(水产养殖学2013级二班)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就双斑蟳形态特征、分布现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补充。第二组的肖子桃(海洋资源与环境2014级)联系普通动物学课上所学知识重点补充毛蚶的雌雄区别,并且纠正了第五组讲解中出现的错误。其余小组均主动争取发言机会,现场气氛活跃,每个环节都是对参赛队伍水产知识储备、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极大考验。
两个环节过后,张美昭老师就实验过程中参赛选手的表现进行点评:“配置EDTA标准溶液实验考验操作准确性,切忌出现配置过程中液体溢出的情况;滴定过程中,部分同学在滴定管酸碱性的选取问题上就出现错误;另外滴定管的使用要规范准确。我希望通过这次试验,同学们能够由此知道,实验的规范与具体注意事项。”点评过程中,张美昭老师还具体演示了错误做法,并指出错误操作会带来的误差,令大家受益匪浅。紧接着,孙世春老师针对第二环节水产品种类介绍部分进行点评,他强调:“讲解应聚焦于标本本身,该物种的外观特征、生活习性等都应进行准确描述,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还是需要日后加强。
![]() | ![]() |
点评完毕后,主持人宣布获奖名单。其中,第五组以91.25的高分获得本次比赛冠军,第一组以87分夺得亚军,第二组以0.5分之差居于第三名,第六组获得优秀奖。本次水产知识竞赛在使同学们充分感受水产生物魅力的同时,还强化了同学们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增强同学们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与此同时,通过此次竞赛,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了水产文化和水产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平台。
通讯员:张雪
【新闻链接】
第一名:龚艳玲(海洋资源与环境2014级)
杜静洁(化学2014级一班)
李艳琴(大气科学2014级一班)
朱瑞琛(海洋科学2014级二班)
第二名:郑斯迪(水产养殖2013级二班)
肖雪(水产养殖2013级二班)
黄和平(水产养殖2013级二班)
潘肖兰(水产养殖2013级二班)
第三名:李琪(海洋资源与环境2014级)
林嘉纯(海洋资源与环境2014级)
肖子桃(海洋资源与环境2014级)
孙贺(海洋资源与环境2014级)
第四名:郑颖秋(海洋资源与环境2013级)
高原(海洋科学2014级一班)
齐正懿(海洋科学2014级1班)
杨尚鑫(英语2014级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