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扎西,男,藏族,1993年6月出生于青海省海南州藏族自治州,2010级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荣获2010-2011社会实践奖学金、2012年度“三下乡”优秀学生、2012-2013学习优秀二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2013年9月获水产学院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保送资格。E-mail:suonanzhaxiouc@gmail.com。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2010年的秋天我以高出青海省一本线97分的成绩收到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心中亦悲亦喜:喜的是能够去我梦想的海滨城市读书,这让我感觉高中的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悲的是录取的专业当时实在是“接受不了”,用我爷爷奶奶的话说就是“渔夫专业”。带着难以名状的忐忑,带着能转专业的希望,我开始了我的海大生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大学一年级的我是颓废的,没有什么目标,似乎也没什么理想,就知道瞎乐呵。原本以为转专业可以实现,但在实施过程中才发现困难重重,最终还是放弃了。于是进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状态,大学的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虽然没有挂科,但各科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心想要不是老师照顾,我估计就要留级了。这样的结果其实也是应该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种下豌豆长出西瓜,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看着班级倒数11的名次,我感觉到羞愧,有点对不起父母对我的付出。我想是时候努力了。尽管我知道必须要努力了,但是我还是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去改变那种窘境。在学姐学长的开导下,我渐渐有了自己小小的一个目标,即在将来的一年中把自己的成绩提上去,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贪多、贪大,从零开始,改变自己。
梦想从自习室起航
相信自己,没什么不可以。大二期间我有了个小小的梦想,我梦想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为了实现它,我下定决心,有了目标,就有了计划。不可否认,尽管我的高考成绩在青海还好,但在这里,我的基础比那些学霸、学神要差很多,这时缩短差距就成了一个待完成的事项。努力学习,取长补短,学习的道路上注定是缺少人陪伴的,是孤独的,机会也是要靠自己争取的。大二,在自己的努力争取下,我参加了第一个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产胶经济红藻生物学评价及组织快繁技术的研究)。项目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实验的不断失败,一次次打击着我的自信心。那时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经常的自责,有时也有不负责任的抱怨,但我还是没有放弃。不断重复,不断修改,最后还是有所收获。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这个实验项目也充分激发起我学习的潜力,当然这和我们组员的互帮互助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团队的合作努力,我们还共同撰写了两篇文章,并投稿。这也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学习方面,我也从班级的倒数第11名追赶到正数第13名。在此期间,我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也变得轻松起来,感觉只要我敢想敢做就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在此期间,由于课余时间比较多,我也尝试开始了我的兼职生活。
兼职,是一个很好地实践机会,它既可以让自己接触到社会的现实,也可以更好地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我利用课余时间,去青岛百盛做兼职,并逐渐从刚去的“菜鸟”变成了带徒弟的“师傅”。我很喜欢我的那份兼职,通情达理的领导,互相帮助的同事,都让我感觉那不再是一份体力活,而是一种享受,最重要的是这份兼职证明了我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我不但学会了处变不惊的生活态度,而且还锻炼了我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我的第一份工作持续了半年,这段经历是宝贵的,它会让我终生难忘,我相信它也会让我终生受益。
在暑假期间我还和班级同学组建了一个“三下乡”团队,去感受了一下一线作业的辛苦,当然也有蕴藏其中的乐趣。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去体验真正的“陆海接力”的养殖模式,看着一条条鲜活的鱼,我才感觉到所有人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此外,我们还亲自参与建设养殖厂房。过程是艰苦的,但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所具有的最大的优势还是学习,我有大把的时间去努力,去改变,我想在不远的将来我肯定能实现我的梦想。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大学三年级的生活注定是忙碌的,全国计算机二级、大学英语四六级似乎已经满足不了我。再三考虑下,我决定再一次参加国创实验(莱州湾海洋牧场区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价)。先后两个大型实验充分地锻炼了我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我将来进一步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空余时间,我利用暑期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参加了雅思考试。自学的过程注定是孤单和痛苦的,与蒸笼般的学习环境相比,没有人和你交流口语、只能对着墙日复一日的做着重复的说的工作,更让人感觉痛苦。但我没有放弃,最终取得了6.5分的成绩。我的学习成绩也上升到了班级第四名。大学三年级时,在老师和班级同学的支持下,我获得了水产学院渔业专业硕士的保研资格。现在回想起来,这几年,我觉得大学时期是一个培养我们兴趣的阶段,从排斥到喜欢,到现在自己想实实在在去做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事儿。所以,不要去排斥新鲜事物,尝试着去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不定你就会成为那颗最闪亮星星。在我看来,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相信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没人不会迷茫恐惧,我们都不是圣人!但是要想梦想实现,我们就得舍得“投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成功在于行动,理想不等于白日梦。要有坚定的信念,在通往理想彼岸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同时,我们还要想办法改变自己,毕竟自我创新,才会使我们变得与众不同,才会使我们从众多竞争者里面脱颖而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管目标是大是小,只要有就是好的,每当我感到恐惧时,我就会去学习,因为我相信只有学习才会使我立于不败之地。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我是少数民族就可以对自己有更多的宽容,我也不愿意因自己的民族属性而去申请特殊的政策关照,我认为那将使我难以挺起胸膛。我只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拼去搏,去努力争取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我享受这样的过程。
时间都去哪儿了?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现在的我很感谢海大给我带来的改变,也很感激老师、同学对我的帮助和照顾,尽管前途还是很迷惘,但最起码我有了端正的态度去积极面对。我相信梦想仍会延续,一如既往。我也必将接受梦想的指引,在黎明的曙光中努力前行。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两粒种子,一片森林。任何一片大森林,它都是由播种下去的一粒一粒种子发芽滋生得来的。两粒种子代表的就是努力和希望,而森林则代表成功。每当你播种一次行动,你会收获一次希望;播种一次希望,你会收获一次感动;播种一次感动,你就会收获一次幸福。任何事物也都是从零开始的,战胜自己,努力奋斗,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你也会扇动着梦想的翅膀,飞翔在蔚蓝的天空!
编者按: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业上逊色于普通的汉族大学生,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索南扎西是地道的藏族学生,在藏族家庭中出生,也在藏族聚居的地方长大,依靠自己的锲而不舍,努力奋斗,他打破了这一传统认识。没有什么特别的,一切源于自身的努力!只要你足够努力,你也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