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渔耕海 方使大海鱼肥藻茂 创新立业 方使企业根稳基固 王贤,男, 1989年生于山东菏泽后枣园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9级水产养殖学专业本科生。牵头主持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注册成立青岛海洋之家水产品有限公司。2012年,创业团队获得学校“春华秋实”团队奖,他本人获得 “2012年度青岛市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 “山东大学生优秀创业者”荣誉称号。 E-mail:xianwangouc@163.com。 近年来,全社会的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大学生,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早已没有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优越感。而作为社会的富民之本、活力之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2009级水产养殖专业本科生王贤就是其中一员,在毕业后选择了创业,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一、创业事迹简介 王贤于2009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养殖学专业,求学期间他还兼修了市场营销专业。他向往自由而充满挑战的生活,大学期间一直探索创业的方向。高中毕业后,面向大学新生销售行李箱,赚取2000元。大学期间,从身边学生需求做起,积极寻找商机,进宿舍推销电子设备、公寓用品等,积累了第一桶金12余万元,不仅支付了自身的学费,也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状况。他尝到了创业的甜头,便开始寻找更具持续性的创业项目。几年的专业系统学习,使他对水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三年级时,他与另外三名同学合伙出资60万元,承包了青岛田横镇海域进行海参新苗种的研发养殖。创业之初,条件简陋、参苗疾病频发,经营一度陷入困境。后经学校导师建议,重新调整经营方向,依托水产学院专家先进的技术支持,在“水院一号”参种基础上培育创新苗种“牧海一号”为核心竞争力,得到国家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11.5万元的资金资助,当季实现150万营业额,收回全部投资。 作为青岛海洋之家水产品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他按照“把控上游苗种,配套中间养殖,推动下游终端”的整体经营思路,现已成功培育出优良品性的海参苗种及青苔(如夏天青岛近海浒苔)防治配套生物篮子鱼等核心产品,同时注册“上喜堂”商标。下游作为山东省旅游局授权的目前唯一一家“山东三珍”整合企业,与好当家、海之宝等上市水产公司开展合作,也成为黄海水产研究所崂山仙胎鱼的推广合作单位。 创业至今,他已为当地居民解决就业50余人次,为大学生提供实习18人次。创业团队获得学校“春华秋实”团队奖,他也获得 “2012年度青岛市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荣誉称号,其创业事迹得到青岛日报、荣成电视台、海大新闻网的连续报道。他决定以此为终身事业,继续前行。 牧渔耕海,方使大海鱼肥藻茂;创新立业,方使企业根稳基固。王贤和他的团队正以昂扬的姿态,奋斗于其挚爱的事业中,以自己的创业行动实践着青春梦想。 二、创业历程 王贤于2010年选修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在课程中表现出异于他人的热情和专注。2011年3月他申请进行了第一次创业咨询,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陆续进行了十余次咨询。结合课程知识和咨询指导,他从五个方面进行摸索和实践,走出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一)创业团队 王贤通过DISC性格测试、登录岛屿游戏以及MBTI性格测试三种测试方法进行自测,结果都显示自身基本具备一个创业者的性格特点。另外,还从企业组织建设的角度分析了人事、财务、技术、营销、后勤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为他后续运营团队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二)创业项目 王贤结合所学专业深入研究了水产育苗和观赏鱼缸整体销售两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并与学校创业导师和水产专家进行沟通,决定凭借其专业优势和学院专家的技术支持从事水产育苗。而后,通过市场调研及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海参研发养殖的项目,并向有机与生态以及价值相对高端的方向发展。 (三)创业资源 创业之初,王贤缺乏资金、场地等创业资源,不了解获得资助的渠道和方式。通过咨询,导师向他介绍了创业资源的类别,包括人脉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在咨询过程中,王贤最关心的问题是资金从哪里来,并表示目前他通过校园市场已经积累了一部分资金,但相对于该项目所需的资金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导师向王贤介绍了现阶段国家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创业资金来源的一般途径。王贤最后选择与同学合伙出资的方式,并申请小额低息贷款。后期申请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场地,并免费入驻经营。 (四)创业市场 王贤在进行市场调研过程中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用海参需求不断增加,海参的消费市场会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增长。海参在未来几年的发展将由规模竞争转向资源竞争,苗种将由重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因此,初步将客户定位在海参养殖个体户,产品定位在刺参苗种培育。 (五)创业过程突发问题 在创业初期,王贤与合伙人共出资60万创办了公司,但在一次苗种大量死亡的事件之后合伙人撤资了,工人也辞职了,王贤面临创业以来第一个危机。王贤找到了学校,申请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扶持资助,经综合评定,他获得了11.5万元的无偿资助,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公司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王贤慢慢发现仅将客户定位在海参养殖个体户是不合适的,仅将产品定位在苗种培育也是行不通的。经过与其他几位专业老师共同考察研究,最终将公司的发展理念定位在“把控上游苗种,配套中间养殖,推动下游终端”的整体经营思路上。一年后,公司与山东省旅游局达成协议,被指定为唯一一家“山东三珍”整合企业,为其相关产品的销售开拓了渠道。 三、创业总结 创业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路前行,王贤的成绩的获得可以归结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一)“软件”方面 1.吃苦耐劳。王贤与其他另外两名学生承包田横镇海域,三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冬天没有暖气,夜里靠电褥子取暖,一个晚上烤的嘴唇干裂。而在养殖场工作的时候,他在里面像个泥猴子似的,也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在校大学生,与周边的渔民并无差别。既是学生又是老板,他们凭借一股热情克服了创业、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创业初期是撑不下来的。 2.专业知识。对于创业者来说,专业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创业,有利于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王贤对水产养殖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三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水产养殖所需的技术和知识。而他的团队也全都具有水产养殖的专业背景。王贤说:“如果是结合自己的本专业,再肯吃苦的话,干这个是没问题的。” 3.创业经验。王贤在高考毕业后,向大学新生销售行李箱,获得了人生的第一笔钱2000元;大一的时候,面向新生销售计算器,微赚;大二初,销售公寓用品及听力接收器,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用;组织并参加全国“昆山杯”创业大赛,成功入围前100强;大三初,销售公寓用品,积累了第一桶金。通过做一些小生意、兼修市场营销专业、进行创业指导咨询,王贤积累了相当的销售经验和社会阅历。抱着闯一闯的心态,王贤和他的团队踏上了创业之路。 (二)“硬件”方面 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硬件保障是资金来源,最强大的后盾支持是政策扶持。在创业初期,王贤创业团队遇到苗种死亡、合伙人撤资、工人的辞职等一连串的问题。创业团队面临困境,学校通过政策提供了无偿资金资助。王贤说:“这一部分钱在当初也是解决了我们很大的一个困难”。同时,校内外的指导老师也给予王贤很多帮助。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教授说:“我们也曾到他的养殖场做过实地考察,觉得他的想法和措施应该是比较现实的,所以我们就非常支持他做这个创业项目”。王贤通过自身的努力,借助政策扶持,使他的企业再次运作起来。现在,王贤已经将公司的业务拓展开来。 “我们最近这一个月,篮子鱼销售已经做了50多万了”,“我们一开始注册公司的时候就设定了一个目标,就是把公司做成有机生态水产品产业链的产品服务供应商”,他满怀信心地表示。 创业背后有困难、有辛酸,更有成长。有很多大学生习惯于盯着别人的成功,却看不到和不能承受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创业的道路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同学,但王贤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有梦想的同时,要敢于行动,肯于付出,享受经历,无惧挫折,无论怎样,奋斗的人生就一定是成功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