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20中国水产品大会在厦门召开
发布人:温海深  发布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020年的鲜活水产品市场,仿佛是这句诗的真实写照,疫情影响下,市场全面受阻,销量断崖式下跌,经历了归零式的销售困境,鲜活水产品企业如何逆境中打造内功,寻找企业的转型之路,产业的升级之旅。

论坛现场


20201124日举行的“2020中国水产品大会——鲜活水产品市场分析论坛”就在努力尝试引领产业走向正确的转型升级之路。为此,论坛请来了从事鲜活水产品科研的资深教授,还有专注于鲜活销售的供应链企业典范,更有从事养殖行业多年头部生产企业,以及致力于标准化体系研究的企业代表进行主题报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雷东主持论坛。


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会长雷东主持会议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晓春教授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晓春教授在《石斑鱼类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中,针对流通与消费市场开发,建议开拓产品开拓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如冷链,互联网+,电商交易等;拓展国内消费市场,激活内循环:以终端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丰富产品形式(切片入袋、部位定制等,以及深加工产品)或产品结构,满足不同消费人群;打造产品品牌,打造石斑鱼饮食文化,加强宣传和推广。

味库海鲜COO陈刚先生


深耕海鲜鲜活配送领域多年的味库海鲜COO陈刚先生,就《活鲜互联网化的机会和挑战》这一议题展开阐述。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原供应链和运营体系对或海鲜失效,对传统海鲜批发商来讲,无法满足电商场景服务要求。而味库的破局之路就是构建“有生命”的新型供应链网络、持续提升的品控。

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王丁望先生


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王丁望先生分享《鲜活水产流通行业的机遇与挑战》。王丁望先生从水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水产行业的现状、挑战与对策三方面展开报告。他谈到,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观念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健康型”,消费者更关注水产品的品质及安全,消费习惯也从鲜活水产品转向加工水产品。鲜活水产业发展,要推进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渔业供给侧改革;要加强供应链管理,降本增效;要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要强调品质、服务,助推品牌化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温海深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温海深教授在《从鲜活到加工的转变-以海鲈为例》的报告中,分别就我国海鲈鱼产业发展现状、养殖模式、活鱼运输、加工产品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副秘书长江鑫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大菱鲆分会副秘书长江鑫在《大菱鲆产业现状,机遇与发展趋势》中,与大家一起回顾大菱鲆产业发展历史后,谈起在面临大菱鲆产业体量较大但国际影响力弱,产能分散、产业链响应力弱,技术储备雄厚亟待产业链升级的现状时,外部环境又发生改变,从产能端来讲,跨行业大玩家入驻产业,从市场端来讲,新零售是市场能量转化的高速发动机。此时,大菱鲆产业迎来机遇的同时也被时代提出了要求:回归本质,立足产业链,积累核心优势。

对话环节


  在对话环节中,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春有、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光喜、大庆市连环湖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汝君、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陈建国、味库海COO陈刚、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王丁望分别就自己擅长的领域分享交流。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光喜在谈到怎样把一条普通淡水鱼做到家喻户晓、供不应求时,谈到三点。一是自身的优势,拥有千岛湖80多万亩水面,1级水体,具备品质的优势,而品牌背后的支撑就是品质;二是要有精细化的管理,以规模和规格作为支撑,这条鱼才能“游”到都市的餐桌;三是要秉持匠心,打造完整产业链,让养殖、捕捞、加工、销售、烹饪、旅游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赋能,进而引领产业的发展。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陈建国先生,针对行业资源整合提了三点建议。一是重视食品安全。二是加强供应链整合,保证稳定供应。希望通过协会或者行业整合,涌现出具备雄厚实力和行业集中度的头部企业。并分别从零售端、餐饮端、运输端加以阐述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三是加强品牌建设。以文化、情怀植入的方式带动商品的销售、经济的发展,打造品牌战略。

  

  覆盖鲜活水产品市场全产业链企业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从业者带来科研的普及、体系的探讨、实践的检验和认知的碰撞。相信随着“十四五”渔业规划的逐步开展,以及从业者的精心求变,锐意创新,鲜活水产品市场也将在提高和完善中,加强产业的转型升级,深化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提升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促进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水产品】。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anghailiang@o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