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II—近10年中国水产类科学研究重大科研成果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3-11-04   浏览次数:



   10
、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

获奖情况: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完成人:陈雪忠、陈新军、程家骅、邵全琴、毛志华、王尧耕、苏奋振、朱乾坤、沈新强、李圣法

   通过1992年以来对西北太平洋鱿鱼资源的多次综合科学调查,研究掌握了鱿鱼的渔汛特性、渔场形成机制和资源分布状况,首次开发了北太平洋海域的鱿钓渔场,使之成为我国远洋鱿钓商业性捕捞的重要作业海域;自主研制了船用数据仪,实现了渔场海洋环境信息、船位动态信息自动采集,温盐精度分别达到0.10.1;利用自主研发的intersat通信卫星专用控制软件,在中小型渔船上实现了高质量的船基大数据量(600m/d)自动传输;研发了渔场环境遥感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与产品制作系统、渔情速预报系统和生产指挥决策辅助系统,实现了海况信息产品的自动制作、中心渔场智能预报、生产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渔船的动态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技术,首次建成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远洋渔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了该系统的分布式业务化运行,渔海况信息产品每周发布1~2次,可信度达70%。该成果的取得,对拓展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空间、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获奖情况: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孙大江、庄平、曲秋芝、章龙珍、王斌、马国军、张涛、李来好、叶维钧、朱华

    通过对鲟鱼养殖产业发展中“种、繁、养、加、产”各环节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开发出我国第一个鲟鱼养殖品种,开创了中国的鲟鱼养殖产业;实现7个主养鲟鱼品种的全人工繁殖,完全摆脱了对野生和进口鱼苗的依赖;自主研发了鲟鱼的专用饲料配制加工、病害防治、全雌诱导和性别早期鉴定技术,建立了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扩展了鲟鱼养殖的发展空间;建成我国第一条养殖鲟鱼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创建第一个鱼籽酱出口品牌,实现了鲟鱼加工产品的出口和综合利用;形成鲟鱼养殖的科研、推广、生产示范体系和产业规模效益。

   

   12、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获奖情况: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青岛罗非鱼良种场,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完成人:李思发、杨弘、夏德全、叶卫、李家乐、李来好、甘西、周培勇、姚国成、吴婷婷

    在罗非鱼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创新性地通过系统选育和生物技术集成,培育出4个国家审定良种(奥尼鱼、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覆盖我国罗非鱼产业80%以上;通过良种早繁、大规格鱼种培育、配合饲料应用、池塘改造和水质调控等技术组装集成,建立了罗非鱼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促进了罗非鱼养殖大面积高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安全的水产蛋白源;研究开发了罗非鱼从原料到加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进了加工“零废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该项目促进了罗非鱼种源、养殖及加工3大产业的形成,保证了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加工出口和产业链规模全球第一的地位,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3、菲律宾蛤仔现代养殖产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获奖情况: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张国范,闫喜武,林秋云,梁玉波,方建光,刘庆连,曾志南,翁国新,孙茂盛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大连水产学院,福建省莆田市海源实业有限公司,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大连庄河海洋贝类养殖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该成果为水产增养殖技术类项目。成果首创了规模化蛤仔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工艺,有效突破了蛤仔生产的苗种大规模需求瓶颈,创建了节能、高效、无公害、可持续的滩涂贝类"三段法"养殖模式,使蛤仔的产业实现了由广种薄收型向高产稳产型、由单一生产模式向多元化生产模式、由盲目生产向有计划生产方式的转变,使蛤仔养殖发展成为我国单品种养殖量最大的经济贝类之一,其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其对近海环境的改善和减排也有重要意义。该成果系统研究了蛤仔养殖生物学和生态学,创建了工程化、工厂化和生态化健康苗种规模培育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了蛤仔养殖海域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监测评价与蛤仔产品食用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为我国蛤仔养殖生产方式的嬗变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所创建的从人工培苗,中间培育到海区养成的"三段法"养殖模式,使该项目的苗种供应量占全国的20-30%,示范区生产周期缩短了50%、单产增加了77%、疫病得到有效控制、食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14、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情况: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完成人:陈雪忠、许柳雄、蒋兴伟、周成虎、樊伟、宋利明、林明森、苏奋振、崔雪森、戴小杰

    该成果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金枪鱼渔场进行了32航次、2650个站位的连续调查及科学数据收集,提出了金枪鱼渔业生物学指标体系;创建了不同金枪鱼渔场的三维环境特征模型及资源时空变动规律解析方法,制作了金枪鱼渔场海况分布图;建立了大洋金枪鱼渔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创建了基于贝叶斯概率原理的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枪鱼渔场渔情信息服务系统,预报准确率达到70%;建立了金枪鱼延绳钓钓钩深度三维模型,研发了高效生态型金枪鱼延绳钓钓具,显著提高了大眼金枪鱼延绳钓的钓获率。研发了金枪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与特征提取技术,创建了自主海洋卫星海表温度、叶绿素反演算法模块,海洋温度锋面等渔场特征指标实现批处理自动提取。

   

15、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获奖情况: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青岛忠海水产有限公司

     完成人:柳学周、陈松林、姜言伟、庄志猛、翟介明、刘寿堂、陈四清、万瑞景、马爱军、常青

   该成果系统研究了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生理生态学,探明了性腺发育规律和生殖内分泌机理,发明了人工调控诱导亲鱼自然产卵技术;揭示了半滑舌鳎摄食特性及机理、消化及营养生理等,研发出适宜的配合饲料,解决了苗种饵料系列、饵料转换及投喂策略等技术关键点;研究了半滑舌鳎种质资源与性别遗传特征,首次发现其雌性具有性染色体;克隆了性别相关基因和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遗传性别鉴定的pcr技术。创建了半滑舌鳎工厂化大规模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完成了半滑舌鳎全人工育苗、转季节育苗、高雌性苗种制种等系统技术;构建了半滑舌鳎不同养殖模式和技术工艺,开发出适合半滑舌鳎的高效、节能型养殖模式,形成较完善的养殖技术规范。


16、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单克隆抗体库的构建及应用

获奖情况:201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完成人:战文斌,姜有声,王晓洁,邢 婧,绳秀珍,周 丽

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此项成果由水产学院战文斌教授课题组完成。该成果对1993年暴发的对虾白斑症病毒(wssv)病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构建了wssv单抗库和对虾血细胞单抗库,发明了wssv的现场、快速、简便、准确、灵敏的单抗检测诊断技术,建立了wssv的单抗阻断技术,创建了单抗研究成果集成的wssv病的综合防控技术,解决了wssv病的病原、流行传播、检测诊断、综合防控等关键技术问题。在山东沿海对虾养殖示范企业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为山东省和我国对虾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将有力带动行业技术进步。


17、中华绒螯蟹育苗和养殖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获奖情况: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人:陈立侨,成永旭,王武等

完成单位: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历经25年的努力,攻克了河蟹(中华绒螯蟹)育苗育种和养成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河蟹养殖业实现了大养蟹——养大蟹——养优质蟹的三次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项目被评为2010年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组创造性地建立了“河蟹亲本强化育肥技术”、“土池低盐度河蟹育苗技术”、“河蟹营养生态饲料配制新技术”以及“河蟹养殖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等多项系列化技术成果,使我国河蟹养殖业成为世界蟹类养殖业中的奇迹。


18、多倍体银鲫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的遗传基础研究

获奖情况: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完成人:桂建芳,周 莉,杨 林,刘静霞,朱华平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该成果在揭示银鲫既可进行单性雌核生殖又存在少量雄性的前提下,通过探究雄性个体对种群有什么贡献和其贡献是否与其克隆多样性有关这两个关键问题,建立了适于区分银鲫克隆系的遗传标记,首次发现多倍体银鲫具有独特的单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双重生殖方式,为解答单性动物面临的进化遗传学难题提供了一个独特事例;揭示银鲫存在基因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渗入现象,鉴定出具有不同染色体数、核型和dna含量的克隆系;创建了筛选银鲫生殖相关基因的研究体系。该成果共发表论文65篇,其中sci刊源论文37篇,论著1部。主要发现点被国际权威在10本专著、16篇学科年鉴和综述中引用和评述,引导出30多个国家学者的跟踪研究,解答了单性动物遗传多样性和长期存在的生殖机制,获得了对单性生殖动物进化遗传学研究的新见解;同时还解决了我国银鲫大规模养殖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依据发现提出的苗种生产方案,已被国家水产技术主管部门采纳和推广,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9、新型和改良多倍体鱼研究及应用

获奖情况: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完成人:刘少军,周工健,罗凯坤,覃钦博,段巍,陶敏,张纯,姚占州,冯浩,刘筠

完成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属于水产品种选育技术领域。项目利用雌核发育和远缘杂交等遗传育种技术建立了雌核发育二倍体鲫鲤克隆体系和创新性地研制了新型和改良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鱼,发现和研究了二倍体鲫鲤杂交鱼产生

减数配子的重要繁殖特征,形成的鱼类

性遗传育种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促进了鱼类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发展。改良三倍体鱼具有不育、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体型美观、肉质好等优点,它们已在全国28个省市推广养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研究成果获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sci论文30余篇)。


20、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奖情况: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淮海工学院,大连海洋大学

     完成人:董双林,田相利,王芳,阎斌伦,姜志强,马甡,高勤峰,唐聚德,赵文,吴雄飞

该项目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出17种海水养殖动物的“最佳搭配”,例如对虾-青蛤-江蓠(龙须菜)按照1∶1.3∶8.3的结构养殖,对虾的产量不仅提高近两成,还会额外收获青蛤和江蓠。据了解,这项技术近三年应用面积5.77万公顷,新增产值24亿元。据了解,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业迅猛发展,但传统的高密度、单养的养殖模式不仅对饲料利用率低,且对环境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因此创建健康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殖污染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海水池塘高效清洁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从1993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完成,前后共持续了16年时间。该项目系统地创建、优化了海水池塘对虾、刺参、牙鲆和梭子蟹的综合养殖结构,创建了无公害的水质调控技术和生态防病技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为促进海水池塘养殖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养殖模式和关键技术支持。该项目开创性地构建、优化出我国海水池塘主养动物的17个综合养殖模式,系统地创建和优化出9个对虾高效清洁养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