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0-22日“第十届全国生态毒理学大会”在浙江省嘉兴市隆重召开。本次盛会由嘉兴大学、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浙江)有限公司与生态毒理学报联合主办,汇聚了国内生态毒理学、环境毒理学、卫生毒理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工作者,围绕化学物质环境行为、毒理效应机制、生态健康风险评估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研究室潘鲁青教授和苗晶晶副教授受邀在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全国生态毒理学大会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逐渐成为本领域特色鲜明,颇有专业口碑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大会,潘鲁青教授分别在“海洋环境基准和生态风险”、“海洋生态毒理学”专题作《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对菲律宾蛤仔生殖毒性机制的研究》、《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在菲律宾蛤仔体内代谢途径与肝毒性机制的研究》两场主旨报告;苗晶晶副教授在“效应导向风险识别与评估”专题学术讨论会上作《物质能量代谢-有害结局路径:吡虫啉对栉孔扇贝的生长抑制机理》学术报告。两位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研究室在生态毒理学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充分彰显了研究室在本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学术影响力。同时,研究室毕业生参会毕业生:胡丰晓(福建农林大学副教授)、刘佩佩(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工程师)、王秀粉(河南师范大学讲师)、张宁(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在读博士)也参加这次会议,这也体现出研究室在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方面的不懈努力与显著成效。


潘鲁青教授作《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对菲律宾蛤仔生殖毒性机制的研究》主旨报告


潘鲁青教授作《合成酚类抗氧化剂在菲律宾蛤仔体内代谢途径与肝毒性机制的研究》主旨报告

苗晶晶副教授作《物质能量代谢-有害结局路径:吡虫啉对栉孔扇贝的生长抑制机理》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