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在双壳贝类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适应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Adaptation mechanism of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unde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stresses: accumulation and excretion”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1区Top期刊,IF=12.2)上。
双壳贝类是5亿年前出现的一类古老动物,尽管经历了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持续影响,目前它们仍是海洋无脊椎动物中物种多样性较高的类群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有机氯农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但同时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POPs具有半挥发性、生物累积性和高毒性的特点,被公认为21世纪威胁人类生存和健康的重要环境问题。近几十年来,近岸海域的POPs污染持续加剧,尽管如此双壳贝类的多样性仍然很高,双壳贝类如何适应POPs的污染,其适应机制如何仍然是一个“迷”。
本文选择PAHs为典型POPs,以致癌性最强的苯并[a]芘(B[a]P)为代表性PAHs,探究了B[a]P在菲律宾蛤仔体内蓄积与排出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如下:证实PAHs在菲律宾蛤仔性腺中蓄积与脂滴具有明显的共定位现象;通过脂质组学查明了成熟期菲律宾蛤仔在B[a]P胁迫下性腺中甘油三酯增加的核心种类,卵巢主要是总碳原子数为48-58、酰基侧链有6-12个双键的甘油三酯(TGs),而精巢为总碳原子数为48-58、酰基侧键有4-14个双键的TGs;B[a]P干扰了卵巢、精巢发育期的脂质代谢,且雌雄的变化趋势相反;解析了B[a]P调控精子/卵子排出的作用途径,阐明B[a]P在水生动物生殖过程中的排出机制。研究成果不仅为贝类毒理学适应机制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水产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环境生理学研究室潘鲁青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研究室博士研究生周玥瑶为论文第一作者,潘鲁青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273106)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