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在多环芳烃对双壳贝类精巢的表观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人:王俏俏  发布时间:2023-12-25   浏览次数:13

研究室在多环芳烃(PAHs)对双壳贝类精巢的表观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Study on epigenotoxicity, sex hormone synthesis, and DNA damage of benzo[a]pyrene in the testis of male 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1区,IF=9.8)。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海洋动物生殖毒性机制的研究已受到了广泛关注。PAHs作为全球性POPs,已被证实对海洋生物具有表观遗传毒性、生殖内分泌干扰、DNA损伤等效应,从而对性腺发育和配子形成造成危害。有趣的是,雄性水生动物性腺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干扰和毒性的影响。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上,关于PAHs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的生殖毒性机制研究仍存一些研究空白。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inarum)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经济贝类,作为海区埋栖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在食物网和生态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被用作海洋POPs污染的指示生物。为了研究PHAs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殖的影机制,本文以雄性菲律宾蛤仔为实验对象,利用转录组分析和毒理学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在不同浓度(00.84  20 μg/L)苯并[a]芘(B[a]P)胁迫下雄性菲律宾蛤仔表观遗传毒性、生殖内分泌干扰、性腺的DNA损伤-凋亡途径,解析了B[a]P雄性菲律宾蛤的生殖毒性分子机制。结果表明,DNA甲基化在B[a]P介导的菲律宾蛤仔生殖毒性中发挥重要作用;B[a]P能抑制类固醇激素合成途径,下调与细胞增殖、精巢发育和精子排出相关的关键基因表达,从而影响性激素水平,阻碍精巢发育和精子发生。这些发现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雄性海洋无脊椎动物在POPs胁迫下的生殖毒性效应,对于双壳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海洋PAHs污染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环境生理学研究室潘鲁青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研究室博士研究生王俏俏为论文第一作者,潘鲁青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C0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62009)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