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在多环芳烃对双壳贝类生殖内分泌干扰和性腺DNA损伤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人:王俏俏  发布时间:2023-11-04   浏览次数:10

研究室在多环芳烃对双壳贝类生殖分泌干扰和DNA损伤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Study on reproductive endocrine disturbance and DNA damage mechanism of female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under Benzo[a]pyrene stress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科院2区,IF=8.9)。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全球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神经、内分泌、生殖、免疫等毒性效应。随着海洋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和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海洋PAHs污染日益加重,对水生动物的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PAHs对海洋生物生殖毒性效应已被研究证实,如性腺指数下降、精卵数量下降、类固醇激素含量降低,性腺损伤等,目前关于PAHs对脊椎动物生殖毒性机制研究较为清晰,而有关PAHs对海洋无脊椎动物生殖毒性机制方面尚不明确。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inarum)是一种广温广盐性的经济贝类,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欧洲温带和我国南北沿岸等海区,作为海区埋栖生物群落的优势种,在食物网和生态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常被作为海洋POPs污染的指示生物。本文以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00.8420 μg/L典型PAHs--苯并芘(B[a]P)的染毒实验梯度,探究了(B[a]P对雌性菲律宾蛤生殖内分泌干扰途径、卵巢发育毒性、DNA损伤机制。结果表明,B[a]P通过干扰类固醇激素合成和雌激素信号通路,引起性激素含量和卵黄蛋白原基因表达下降,同时B[a]P染毒造成卵巢DNA损伤,而且DNA修复和细胞自噬、凋亡均被抑制;由此在B[a]P胁迫下卵巢细胞增殖、卵子发育和卵子排出受到抑制,性腺指数和卵母细胞数量下降,呈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产生明显的生殖毒性效应。这项研究从生殖内分泌干扰和DNA损伤两个方面,阐明了PAHs对双壳贝类的生殖毒性机制,为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和PAHs污染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成果由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动物环境生理学研究室潘鲁青教授研究团队完成,研究室硕士研究生郑昕为论文第一作者,潘鲁青教授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3106)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2262009)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i0%7E4zLNSf%7Exa